
圖片說明:美軍K-MAX無人駕駛直升機
據新民晚報12月5日報道 路邊炸彈、冷槍冷炮讓征戰(zhàn)阿富汗十余年的美軍士兵身心俱疲,為了盡快離開這片危險之地,歸心似箭的美國大兵們把能找到的運輸工具全都使上了。據英國媒體報道,在所有駐阿美軍部隊中,撤退動作最快的當屬海軍陸戰(zhàn)隊單位。讓友軍嫉妒的是,他們有個不錯的“搬場工”——K-MAX無人直升機。
從運木頭到運軍火
由于駐阿美軍的地面車輛經常受到襲擊。為了及時給前線部隊輸送補給物資,美軍不得不投入大批運輸直升機。不過,有人駕駛的運輸直升機一旦被擊落,就難免機毀人亡的局面。2009年,美國軍火巨頭洛克希德·馬丁公司與卡曼公司合作,在卡曼公司的K-MAX直升機的基礎上,推出無人版K-MAX,立即受到五角大樓的關注。K-MAX直升機最初是為了讓伐木工人向山外運送原木而設計的,具有獨特的雙旋翼布局和外部吊掛設計,這使它比傳統直升機更適合在戰(zhàn)場上使用——外部吊掛的體積不受機艙限制,運抵目標區(qū)后能快速解除吊掛。
K-MAX無人機長約15.8米,旋翼直徑14.7米。2011年1月,K-MAX無人機通過測試后,美國海軍陸戰(zhàn)隊就迫不及待地提出讓它進入阿富汗進行戰(zhàn)地驗證,該任務后來延續(xù)到2012年底,隨即轉入正式部署。K-MAX能根據GPS系統的指引定向飛行,誤差不超過10米,在沙塵漫天的沙漠中也能正常飛行。有了K-MAX,美軍可以“無視風險”,將補給投送到最危險的戰(zhàn)區(qū)。
在實際使用中,這種無人機每次可運送2噸物資,每天運送物資多達14噸。截至5月1日,K-MAX在阿富汗的累計飛行時間超過3萬小時。更讓美軍高層高興的是,K-MAX的作戰(zhàn)費用僅每小時1400美元,低于預估的每小時2000美元。
可能發(fā)展“艦載型”
如今,撤退已超越戰(zhàn)斗任務,成為駐阿美軍的最大任務。因此,以往K-MAX無人機“從后方支援前方”的工作發(fā)生了逆轉,把深陷沙漠的前沿基地和哨所里的裝備送回后方,以便進一步打包后運送回國。
為了執(zhí)行后撤任務,美軍將一些無人機工程師、地面控制系統部署到前沿基地和哨所。然后讓K-MAX從后方基地起飛,機群進入距前沿基地約16千米的范圍時,由前沿基地的操作人員接手控制,讓這些無人機在降落區(qū)上空盤旋。地面支援人員進行物資裝載和扣接,完成后,前沿無人機操作手讓K-MAX起飛并脫離降落區(qū)。之后,再由后方基地的操作人員接手控制,飛回后方基地。
據悉,K-MAX在美國海軍陸戰(zhàn)隊的示范運用,引起美國其他軍兵種的關注,美國海軍研究局希望將其納入“自動化空中動作效用系統”的研究課題,發(fā)展出能在9千米外自主飛行,并能遂行“由艦到艦”無人補給任務的無人直升機。 安然